“新青年耀青春”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文藝晚會播出,在晚會上王洛勇、劉琳,跨時空情景演繹《等待》致敬兩彈元勛鄧稼先。
全場觀眾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,鄧稼先,安徽懷寧人。
1999年被授予“兩彈一星功勛獎章”時,他已辭世13年。他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理論方案設計者,為發(fā)展國防科技事業(yè),甘當無名英雄,默默奮斗幾十年。
在病危臨終前,仍心系原子能的和平利用。1986年,鄧稼先于京逝世,終年62歲。
致敬,懷念!
你看到臺下觀眾,臉上的淚水了嗎?
這一段劇本改了16次,節(jié)目時間較長,但是導演組很堅持,不肯剪短,1秒都不愿意剪。
我們常說成功的男人都離不開那個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,而成為鄧稼先背后的那個女人,更要艱辛得多。這一點許鹿希深有體會,鄧稼先從1958年接受研制原子彈任務開始,便聚少離多了整整28年,他隱姓埋名進入了與世隔絕的戈壁灘。
這28年里,鄧稼先帶領團隊研制出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、第一顆氫彈,這28年里,許鹿希信守離別時的承諾,始終無怨無悔地等待。
可是,在等到夫妻團聚的那一天時,鄧稼先已經(jīng)因為核輻射身患重病,苦等28年只換來一年的相處時間,隨后鄧稼先便離開了人世。
節(jié)目播出后
相關話題很快沖上微博熱搜
微博上,網(wǎng)友也看哭了!
緬懷先輩!致敬英雄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