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去年8月份起,我市開始改造北關歷史街巷沿街建筑外立面。如今,一期項目已經有9條街巷完成了整治任務,改造后的老街正逐漸恢復昔日的繁華。
這兩天,在北關歷史街區(qū)大花子街居住的商戶李峰很高興。他在老街經營了一家烙畫工藝品店,過去由于大花子街環(huán)境不好,顧客少,政府出資改造大花子街外立面和環(huán)境后,李峰家的生意也跟著紅火起來。
同樣感受到變化的還有在大花子街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張興敏。她告訴記者,過去她家房屋一到下雨就漏水,門前環(huán)境也不好。改造之后,不僅自家房屋煥然一新,街道也干凈了。
位于北關歷史街區(qū)的大小花子街緊鄰花戲樓景區(qū),曾以制作蠟花聞名。隨著歲月變遷,很多房屋年久失修,這次不僅改造了沿街外立面,周邊還建了一個“記憶之門”文化小廣場。廣場建成后,將和花戲樓景區(qū)連為一體。
據介紹,隨著大花子街和小花子街改造完成,再加上之前改造完成的白布大街、爬子巷、南京巷、興隆巷、羊市街、北門大街、打銅巷,北關歷史街區(qū)已有9條街巷完成立面整治工作。改造后的老街正呈現“一街一貨”“一巷一品”的繁華景象。(掌上亳州記者 李楊 編輯 張妍 編審 汪佳桂 王磊) |